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规章制度» 本馆规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档案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时间: 2018-11-28 来源: 作者: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迅速消除档案突发灾害事件,确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档案资源安全,根据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中所称突发灾害是指由人为、自然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突发性危及或可能危及档案安全和严重干扰档案工作秩序,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的突发性事故。主要包括:水灾、地震、火灾、档案丢失、档案被盗、档案泄密、档案服务器系统崩溃等。上述灾害如对档案造成威胁,出现险情,应及时组织抢救。

  二、工作目标

  (一)采取最有效措施消除对档案资料的安全威胁;

  (二)保护未受损的档案资料;

  (三)抢救已受损的档案资料。

  三、组织领导

  档案馆成立档案安全管理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部署、检查档案安全工作;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配应急资源,按程序实施应急抢险。

  组长:档案馆馆长。

  成员:档案馆各科室负责人。

  四、抢救顺序

  (一)综合档案

  (二)人事档案

  (三)声像档案

  (四)实物档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培训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

  (二)健全与保卫处、信息处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当灾害发生时,能够协助专业部门开展自救互助,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三)完善抢险救灾器材配置,定期更换消防器材,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四)档案馆工作人员应熟悉救灾设备存放位置、使用方法;

  (五)档案馆应配备两套钥匙,一套由档案员使用,另一套由办公室主任保管以备急用;

  (六)档案馆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七)档案库房实行专人管理,非库房管理员未经允许不得出入库房;

  (八)库房管理员对进、出库房的档案要逐卷清点,加强对利用档案的监控,利用完毕应及时检查,归还上架;

  (九)选择安全可靠的档案软件系统和存储设备,建立档案电子数据备份系统,对于重要数据要实行实时备份。

  六、应急响应步骤

  (一)一般性灾害

  1.发现库房有被烧异味或墙面、地面漏水等现象,应立即报告领导,查找险源。如险情不大,能自行处置的,要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迅速排除险情。事后,将发现险情及排除情况上报,查明原因,堵塞漏洞;

  2.发生虫害、鼠害时,库房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档案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对受损档案及时进行修复,并将情况及时上报。

  (二)较大灾害

  1.较大火情。(1)发现火情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灭火和疏散,同时切断电源,向领导小组汇报。(2)利用附近的移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同时拨打消防报警电话,明确说明受灾地点。(3)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实施档案资料抢救搬运工作。发生小范围局部火情时,转移至同楼层安全区域;火情严重时,转移至楼外安全区域。档案转移应由专人负责。(4)及时向消防人员介绍险情,一切听从其专业指挥;

  2.较大水情。(1)发现进水情况,应立即通知领导小组,同时迅速切断水源,立即启用工具、设备排水。(2)迅速组织人员查找原因,堵塞漏洞。(3)领导小组视档案库房进水情况,确定档案转移处置意见,立即组织实施。档案转移由专人负责。(4)当遇强降雨时,库房管理员必须及时检查库房渗漏情况。发现严重渗漏,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派专人抢修和维护,库房管理员负责渗漏范围内的档案处置;

  3.档案被盗、泄密。(1)应及时保护案发现场,向领导小组报告。(2)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提供破案线索。(3)档案员提供准确的失窃、泄密档案种类、数量等情况。(4)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总结改进;

  4.档案系统崩溃。(1)通知技术人员,最大限度抢救档案数据。(2)联系档案软件维保单位维修更新,进行软件恢复,数据导入。(3)查明原因,及时总结改进。

  (三)重大灾害

  发生威胁档案安全,同时又伤害人身安全的灾害,如雷击、地震、库房崩塌等重大情况时,可按上述较大灾害抢险步骤进行排除。若险情危及到供水、供电、通信等自身不能处理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抢险工作。

  七、灾后工作

  (一)将灾害发生原因、造成损失及处理结果迅速上报,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二)抢救能够补救和修复的档案、资料。

  • 浏览次数: